
雨湖融媒8月27日讯(通讯员 游倩)“产品科研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敢闯敢试。”这是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军品技术研究所四室副主任刘仁刚的工作信条。他深耕产品研发十余年,以创新突破技术壁垒,以担当护航项目攻坚,带领团队在前沿技术领域屡创佳绩,荣获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授权受理专利3项,发表科技报告10余篇。
攻克产品研制“拦路虎”
“技术瓶颈的突破,往往藏在无数次试验的细节里。”刘仁刚始终将创新作为研发的核心驱动力。在J系列产品项目研制中,面对产品需适应严苛环境的重大技术挑战,他作为主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展数十轮优化设计与试验验证,最终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品通过状态鉴定并实现量产,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经济效益。Q系列科研产品项目是公司首个系统级科研任务,技术复杂度高且无经验可循。作为项目产品副总师,刘仁刚带领团队在酷暑中连续奋战,通过反复摸底试验确定性能边界,最终完成技术状态固化,保障研制全程未返工。
冲锋竞标攻坚“最前沿”
“竞标如同打仗,必须分秒必争。”在X系列产品竞标项目中,刘仁刚担任副总师,负责多产品动力系统研制。面对国内尚无应用的新型动力技术,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广泛调研前沿成果,立足成熟技术框架进行针对性优化,历经一年摸索,最终突破复合动力技术瓶颈,为公司抢占该领域制高点奠定基础。在W系列产品竞标项目中,他基于J系列产品技术积累,主导设计符合新战略需求的动力方案,凭借高成熟度和可靠性成功夺标,延续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在A系列产品研制中,他更是带领团队在无参考、无经验的困境中“杀出血路”,通过技术转化与自主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锻造专业团队“硬实力”
“个人再强,不如团队共进。”刘仁刚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淬炼,要求团队成员既能正向开发设计,又能逆向评估性能。他牵头搭建公式化设计流程与仿真平台,实现产品性能设计、建模、评估的高效协同,使团队在工作任务激增的背景下仍游刃有余。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推行“双向赋能”机制。组织青年工程师参与生产跟产,深入车间学习工艺细节,同时邀请工艺专家参与研发评审,确保设计方案可制造性。在J、W系列产品量产中,他带领团队配合工艺部门开展20余次培训,优化了装配精度和焊接工艺,助力产品多批次交付。
从办公室到试验场,从图纸到产品,刘仁刚始终默默坚守在科研一线。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觉得,每一份设计落到实处、每一个产品顺利交付,都是在为兵器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份踏实与专注,正是他一路走来最坚实的动力。
责编:易阳思
来源:江南工业集团
乐之书店“如约而至”:静享阅读时光,尽享诗意人生
视频丨万楼·青年码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
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
专栏丨雨湖文苑
义源当铺思“秋”
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
张岱:老窑湾筷子巷纪事
张岱:今昔唐兴街
下载APP
分享到